糧票轉手交易交易方式 市場價格怎么估算?
糧票轉手交易交易方式 市場價格怎么估算?
糧票轉手交易交易方式 市場價格怎么估算?
糧票收藏越久越值錢?價值不看年份看存世量
想當年,有個東西比還值錢,那就是糧票。那時的糧票,就像美元能在全世界流通一樣,能在全國流通,那是糧票中的“硬通貨”。糧票轉手,糧票哪里出手快。
上世紀90年代糧票在退出流通領域后,成了收藏圈內一個既大眾又冷門的類目。糧票、布票、煤票等統稱為票證收藏,門檻很低,普通人想買來收藏很容易,單件價格不高,但因為其承載著某個年代的記憶,收集者數量并不多,相比較為冷門。
重要的一點,糧票在收藏品流通市場上一直不受待見,因為種類過多,發行量過大,價格體系的變化一直不是很明顯,所謂的漲跌只是個別業內人士的說法,因此很難被商家們青睞。
糧票收藏市場上行情較為看好的主要是那些發行年代較早(新中國成立前后發行)、存世量較少的糧票。如:西北區糧食局預購提糧證(1954年版,面額50斤),據說國內存世量僅數十枚,現每枚成交價約1000余元;山西省太岳發行的兌米票(1948年版,面額為12兩),現成交價約500元;廣東東江縱隊江北支隊流通谷票(1944年豎版,票面中部有黑白),曾以一萬元的天價,被廣東糧票收藏家蔡潤基購藏,創下了國內糧票單枚成交價格的紀錄。
糧票部分成交記錄:
1966年糧票(伍市斤)RMB 1,540,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票(1966年)成交價:RMB 1,500,000
吉林、本溪、仙桃市糧票樣本、糧票、軍人供給糧票樣本一組五冊(RMB 1,051,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糧票未發行票一組成交價:RMB 1,563,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糧票未發行票一組成交價:RMB 1,133,00
其中,救災糧券是糧票收藏門類中的一種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如1988年至1990年浙江奉化市發行的“奉化市救災糧供應券”等。三是票額和小的糧票。票額的是西藏1967年發行的糧票,票額一萬斤;票額小的是南京市1960年發行的一錢糧票。四是票幅和小的糧票。票幅的是原國家糧食部于1957年發行的“糧定額支票”,共4種,均為150×67厘米;票幅小的是浙江省于1976年發行的10斤糧票,僅有9×8毫米,如小孩指甲大小。五是特殊糧票。如云南印制的支援難民糧票(的聯合國援助救災糧票)。
1955年是中國糧票史上有深遠意義的一年。8月25日,全體聚會會議第17次聚會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制暫行措施》。9月5日,糧食部以下令宣布了這一暫行措施。以后,種種糧食票證便進入中國社會,揭開了中國“票證經濟”的帷幕。55年9月,隨著國家在天下規模實驗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頒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名義印制的55年版糧票在天下各地刊行使用。56年、57年,國家糧食部在55年版天下通用糧票供應不足的情形下,在55年版此外基礎上又舉行了兩次印刷。56、57年版同55年版刷色、式樣及反面說明均完全相同。
廣州藝術品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