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正確表達結構邏輯的建筑才有強大的說服力與表現力”這句話揭示了張拉膜結構的精髓。對于張拉膜結構,任何附加的支撐和修飾都是多余的,
其結構本身就是造型;換句話說,不符合結構的造型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樣的薄膜不是飄動的就是缺乏穩定性的。張拉膜結構的美就在于其“力”與“形”的結合。
張拉膜結構的基本組成單元通常有:膜材、索與支承結構(桅桿、拱或其他剛性構件)。膜材一種新興的建筑材料,已被公認為是繼磚、石、混凝土、鋼和木材之后的“第六種建筑材料”。
膜材本身受壓不大,抗彎也不是很好,所以要使膜結構正常工作就引入適當的預張力。此外,要膜結構正常工作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形成互反曲面。
此外,索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桅桿等支承結構提供附加支撐,從而不會因膜材的破損而造成支承結構的倒塌。
建成于1973年的美國加州LaVerne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是已有23年歷史的張拉膜結構建筑.跟蹤測試與材料的加載與加速氣候變化的試驗,證明它的膜材料的力學性能與化學穩定性指標下降了20%至30%,但仍可正常使用。膜的表層光滑,具有彈性,大氣中的灰塵、化學物質的微粒極難附著與滲透,經雨水的沖刷建筑膜可恢復其原有的清潔面層與透光性。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黃頁88網廣州廣告旗桿欄目上看到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