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業需要開展稅務審計?
主要包括: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企業被舉報賬目,遇到稅務稽查等突發情況;三年內有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的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即自然人資企業或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行分期付款未完全繳齊的公司;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長期欠債或做虧損的企業;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很多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為有效的維護好企業稅務安全,通常情況下都會根據政策規定或自身發展需要適時開展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是什么?
主要是審查納稅人是否按稅法相關規定納稅,是否存在偷稅、漏稅行為,減稅和免稅的依據是否真實,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弄虛作假、截留稅款現象以及企業對國家稅務法規的執行情況。
不過隨著國家的監管手段的加強、相關稅法不斷地完善,進行偷稅漏稅的企業終將是走不長遠,很多情況是,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就知道企業可能會存在的一些稅務風險,所以還是要奉勸大家要依法納稅。
稅務審計的好處有哪些?
1、彌補損失,減少稅收支出。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企業虧損時可以連續五年彌補虧損。如果企業要彌補損失,稅務局通常會要求企業提供稅務檢查報告。
2、正確申報企業所得稅。
3、傳遞稅收風險。
4、降低稅務檢查的風險。
5、為企業節稅。
注冊會計師及注冊稅務師在進行稅審作業時,通常會審閱企業的全盤帳務,對于不當的會計處理,會與企業溝通,提醒企業調整賬務,并對企業的節稅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注冊師在進行檢查時會調整企業的會計處理不當,一般可以準確地貫徹全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出具報告的企業經檢查,是由于注冊稅務代理的原因,被處以罰款,并處以滯納金的,由企業承擔稅額,但罰款和逾期罰款費用由稅務代理機構承擔,或者企業付款后應向稅務代理機構要求賠償。
一般情況下,稅局查到企業有出稅審報告,通常不會做進一步檢查。所以及時出具稅審報告,可減少企業被檢查的概率。
什么是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亦稱"稅收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對企事業單位和納稅人應繳稅款依法進行的審核、稽查。是根據審計的不同目的需求,依據稅務法律、法例、法規,以及相關的準則、規范、慣例,結合商業的常規、操作程序,對經濟活動的業務軌跡、依據、文件、資料和信息進行審核、分析和判斷,必要時的實物查證,從而形成的審計意見,并出具具有法律效果的鑒證報告,提供予相關方面作為稅務鑒定的依據和參考。
稅務部門的職責應是,通過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稅收法規,為國家積累建設資金,促進商品生產的發展和經營者加強經濟核算改善經營管理,維護財經紀律,促進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協調發展。但是,在貫徹執行政策和稅收法規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來自各方面不正之風的干擾。
只有通過加強監督和有效的制約,才能促使稅務機關和納稅人認真執法和遵章納稅。所以說,稅收審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審計機關進行審計監督是《憲法》賦予它的任務,它的監督活動,具有立性、性和客觀公正性。
公司有很多種,按照上市與否可以分為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其中上市公司由于擁有眾多的股東,屬于公眾公司,其信息披露及合法合規性要求往往較嚴格,通常需要聘請外部中介機構提供審計鑒證服務。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令第40號)第十九條,”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的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因此,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其需要接受審計。
廣州公司稅務審計,稅務轉審計
更新時間: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