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為有效的維護好企業稅務安全,通常情況下都會根據政策規定或自身發展需要適時開展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是什么?
主要是審查納稅人是否按稅法相關規定納稅,是否存在偷稅、漏稅行為,減稅和免稅的依據是否真實,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弄虛作假、截留稅款現象以及企業對國家稅務法規的執行情況。
不過隨著國家的監管手段的加強、相關稅法不斷地完善,進行偷稅漏稅的企業終將是走不長遠,很多情況是,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就知道企業可能會存在的一些稅務風險,所以還是要奉勸大家要依法納稅。
什么是審計報告?
公司做審計是為企業進行審查監管的重要步驟,是外部對企業的監管。
公司在運營的時候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的監督,是市場和受眾,另外則是管理者也就是部門。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需要向以上兩個群體提交關于運營和財務的證明性的文件,審計報告就是一個受信賴的文件了。大陸企業一般叫做審計,是對公司會計賬目進行數位上的核準查明。當稅局部門根據審計報告終的利潤情況進行評稅時,會著重參考“保留意見”、“不發表意見”、“否定意見”的內容。
通常情況下,稅務審計報告的使用者主要有以下三類:
1、各級稅務機關
2、國家審計機關
3、信息使用者
事實上,報告的直接使用者是各級稅務機關,其根據相應的審計報告,對違規企業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如對納稅人的相關處罰決定等。另外,這也是反映相應公職人員的工作質量和防范風險的一個重要的書面證據,同時也是其對工作質量進行考核的參考依據。
一般來說,稅務機關是國家審計機關監督的對象之一,依據憲法和審計法的規定,依照現行稅收法規、政策、制度,對稅務機關貫徹執行稅收計劃、各項稅收法規和稅收征管制度的情況進行審查和監督。
公司有很多種,按照上市與否可以分為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其中上市公司由于擁有眾多的股東,屬于公眾公司,其信息披露及合法合規性要求往往較嚴格,通常需要聘請外部中介機構提供審計鑒證服務。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令第40號)第十九條,”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的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因此,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其需要接受審計。
芳村稅務審計公示,公司稅務審計
更新時間: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