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通寶 大明 錢幣 古幣 具收藏價值 聯系人:蔡經理
永樂通寶 大明 錢幣 古幣 具收藏價值 聯系人:蔡經理
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閉關政策,實行"懷柔遠人"的對外開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于對外貿易和賞賜
永樂時期開鑄永樂通寶的錢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六處,其版式的差別,微乎其微,為銅色紫紅,真書直讀,全部為小平錢,光背無文,沒有折二以上的大錢。錢幣直徑2.5厘米,重4克左右。錢面文字"永樂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其文字筆畫清秀。制作上鑄工,整齊劃一,錢文秀逸,是中國貨幣史上精美的貨幣之一。永樂通寶錢中也有折三黃銅大錢(背三錢),其錢徑達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態古樸,但傳世僅一枚,為(現存上海博物館),此錢史書上并無記載。而且當時正禁止用銅錢,應屬試鑄品并未發行。"永樂通寶"如今沒有發現有大型的折十錢。
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改元永樂,即為明成祖。成祖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在鞏固洪武制度的基礎上,對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尤其在外交政策上,一改明初閉關政策,實行“懷柔遠人”的對外開放政策。從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擴大與東南亞、南亞諸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聯系。
出于外交賞賜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年號錢,“永樂九年,令差官于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53《錢法》),用于對外貿易和賞賜。
如今,永樂通寶錢在國內出土的數量不多,甚至許多明清時期的錢幣窖藏中不見一枚。如近年在湖北省襄樊漢江中出水了大量的明代錢幣,有人士對實物進行研究,發現這批明代錢幣“以萬歷通寶多,其次是弘治通寶、宣德通寶、泰昌通寶、嘉靖通寶,少為永樂通寶、隆慶通寶。
永樂通寶 大明 錢幣 古幣 具收藏價值 聯系人:蔡經理
永樂通寶 大明 錢幣 古幣 具收藏價值 聯系人:蔡經理
永樂通寶 大明 錢幣 古幣 具收藏價值 聯系人:蔡經理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黃頁88網廣州藝術品資產評估欄目上看到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