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組織能將節能工作落到實處。這是由于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決了“誰來做、做什么”的問題,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執行者憑個人的經驗甚至意愿來決定,導致有些節能工作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有利于及時發現能源管理工作中職責不清問題,為建立和完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能源管理組織結構提供保障。通過識別節能潛力以及節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持續改進,不斷降低能源消耗,從而實現組織的能源方針和能源目標。
而且引入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確保能源管理活動持續進行、能源節約的效果不斷得以保持和改進。從而實現能源節約的戰略目標。
2006年,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標認證中心正式通過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提出“能源管理體系系列國家標準”的立項申請,并獲得批準。在前期研究積累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的研究和討論,2006年底確定了標準草案。
5、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標準草案在一定范圍內向相關征求意見,并根據意見對標準草案進一步進行修改完善。
能源管理控制的對象主要是“影響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即通過管理,將能源消耗控制到規定的目標范圍之內。該目標包括組織的“縱向比較目標”以及同行業的“橫向比較目標”。
在確定能源目標和指標時,一方面要考慮到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組織的自身需求,因此,應依據組織的自身需求和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確定能源目標和指標。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黃頁88網廣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欄目上看到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