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為有效的維護好企業稅務安全,通常情況下都會根據政策規定或自身發展需要適時開展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是什么?
主要是審查納稅人是否按稅法相關規定納稅,是否存在偷稅、漏稅行為,減稅和免稅的依據是否真實,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弄虛作假、截留稅款現象以及企業對國家稅務法規的執行情況。
不過隨著國家的監管手段的加強、相關稅法不斷地完善,進行偷稅漏稅的企業終將是走不長遠,很多情況是,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就知道企業可能會存在的一些稅務風險,所以還是要奉勸大家要依法納稅。
企業什么時候需要做稅務審計?
1.當企業需要做行業資格年審時,需要提交審計報告。
2.當企業發生重大經濟行為時,像改制審計、重組并購審計、破產、清算審計、其他專項審計。
3.當行業資格需要審核時,像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復核、資質升級的企業需要做審計報告。
4.需要做報表審計送給投資者、債權人、時。
5.企業內部合并、匯總時,包括集團母性子公司、總分公司需要做審計報告。
注冊師在進行檢查時會調整企業的會計處理不當,一般可以準確地貫徹全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出具報告的企業經檢查,是由于注冊稅務代理的原因,被處以罰款,并處以滯納金的,由企業承擔稅額,但罰款和逾期罰款費用由稅務代理機構承擔,或者企業付款后應向稅務代理機構要求賠償。
一般情況下,稅局查到企業有出稅審報告,通常不會做進一步檢查。所以及時出具稅審報告,可減少企業被檢查的概率。
稅務部門的職責應是,通過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稅收法規,為國家積累建設資金,促進商品生產的發展和經營者加強經濟核算改善經營管理,維護財經紀律,促進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協調發展。但是,在貫徹執行政策和稅收法規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來自各方面不正之風的干擾。
只有通過加強監督和有效的制約,才能促使稅務機關和納稅人認真執法和遵章納稅。所以說,稅收審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審計機關進行審計監督是《憲法》賦予它的任務,它的監督活動,具有立性、性和客觀公正性。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稅收在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與之相適應的稅制在不斷完善,稅收法規在不斷增加。這種客觀形勢,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政策通、業務精的稅務干伍。
稅務審計不僅能夠對監督部門不便監督和不易監督的問題進行監督,而且還能夠對監督部門進行再監督,從而促進和推動監督部門的職能強化和改善。由于審計機關本身的業務要求,在它執行監督職能時,對其監督對象的經濟活動,能夠作出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能夠不偏不倚地確定或解除當事人的責任。
企業上半年接通常受的審計,具體可分為兩類:工商審計和稅務審計。當然,企業在其他的時間段隨時有可能接受其他類型的審計,這些專項審計對于具體某家公司來說,發生的頻率并不高,不在本文的討論范疇之內。由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企業在6月30日之前進行年度報告公示,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要求納稅人在每年5月31日前進行上一年度的匯算清繳申報,因此上述兩項審計通常發生在上半年。
在現實中,這兩項業務通常都由事務所承攬,而且兩項業務的承做時間也比較接近,很多時候容易被混為一談。其實,前者屬于“鑒證服務”;后者本質上屬于“咨詢服務”,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屬于審計。
花都稅務審計收費,稅務審計報告
更新時間: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