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別名 |
靈璧石 |
面向地區 |
李文科直被玩石界稱為“石癡”,玩石歷程,已經將他鍛造成人石一體的高手,只要是石頭從他眼前掠過,他就能品出這石頭的精髓,看通石頭的靈氣,砸摸出這石頭蘊含的文化。
奇石妙趣動人心,癡愛美石棄黃金。眾人問我何如此?石能煉我脫凡塵!李文科經常滿頭大汗蹲在院子里的嶙峋怪異的叢石之間。屋里堆滿了各類藏石,只是堂屋的桌子上放著兩個已經發硬的饅頭和一杯白開水,有了石頭可以3天不吃不喝。
這塊石頭先后獲得國際和全國奇石博覽會一等獎,有人斥資60萬想要購買,卻被老李一笑拒之。為了石頭,老李不僅將多年的積蓄花光,每月千余元的工資都用在了購買石頭上,外面還債臺高筑。看他為石頭如此癡狂,老伴也和他鬧氣,不愿意多問他的事情。如今,他租了個房子單住,就為了守著他的寶貝石頭。為了給一塊被靈璧石農扔掉的石頭取名,他三天三夜沒有合眼,這塊取名為《川山國寶》的奇石,因名字恰當而身價一路攀升。而他一日三餐白開水就饅頭,連個菜都沒有。捉襟見肘的生活狀況,老李卻是不經意地笑著:“有時候口袋里揣著工資卻不舍得買一塊燒餅吃,感覺沒有必要。省下一點錢把我想要的石頭購到手,才是我生活的全部。”日子一天天窘迫,但面對慕名前來的收購藏石者,執著的老李卻是一再拒絕,因為多年的教育和玩石提升的修養,讓他確立了“魂系中華愛奇石,愛石愛國愛中華”的玩石指導思想。
等到哪一天老了會將石頭送到好的去處,讓石頭體現社會和文化的價值,體現一個玩石者的情操和夢想。不少同行都說他傻到家了,哪怕是出手一塊石頭也可以過上富足的日子。
意境之“境”包括兩個部分:“象”和“象外之象”。“象”就是實境,“象外之象”就是虛境。虛境與實境看似兩個部分,但一到藝術表現時,功夫全要落實到對實境的營構上。“石”在意境營造中的實用就是利用石頭來為園造景,營構實境,為生成意境創造物質環境。
石是作為疊山的材料,堆而為山,營構縮微的自然山水。中國古典園林以自然寫意山水園的特風格著稱于世。山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骨架,是園景營造的。所以古典園林中重要的境就是“山景”。自然界奇峰疊岫、崇山深壑,高逾萬仞、綿延千里,自然不可能真的搬到園子中來。中國古代造園家就取法山水畫“咫尺萬里”的寫意手段,堆土疊石,模寫山川,對空間進行自由的收縮。“造園家利用不同形式、色彩、紋理、質感的天然石,在園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巖、壑、洞和風格各異的假山,喚起人們對崇山峻嶺的聯想,使人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周武忠)應目會心,神游山川。所以,疊石為假山就成為古代園林中具特色和富表現力的園景形象,堆疊假山也成了“石”在古代園林中營造園景主要的用途。
是用作鐫文刻石,為園境點題立意,表現園林的藝術意境。中國園林追求詩情畫意,園林的意境不單是通過山石、草木、池沼、亭榭等物質形態的景觀顯現出來。園林內的匾額、碑刻、對聯,如同花木竹石一樣也是組成園景、創造意境的重要因素。中國園林運用這些文化符號“來點景、立意,表現園林的藝術境界,引導人們獲得園林意境美的享受”,(周武忠)詩文、書法、題額不單營造了古樸典雅的氣氛,更起了烘托園境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
石頭在中國園林中是鐫刻詩文、題寫碑額的重要載體。石的天然質樸的外形、質感和漢字書法富有動感畫意的線條的有機結合,本身就寓意了人力和自然的統一,體現著中國園林的審美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整個園林猶如一幅寫意山水,鐫刻詩文的碑石就是這幅立體繪畫上的邊款、印章,是園林整體有機的一部分。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