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收藏價格表2017
服務項目 |
鑒定咨詢,拍賣出售,展覽展銷,網展網銷 |
面向地區 |
|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那時候,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早采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后,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采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早的糧票
1951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糧食局發行的大米票。
面額大的糧票
1962年、1963年上海市糧食局發行的“糧食支撥書”,面額為1400斤。
面額小的糧票
1960年南京市糧食局發行的“南京市糧食局流動購糧憑證”,面額為壹錢。
票幅大的省級糧票
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發行的“廣西流動人口糧油定額供應卡”,該票長17.3厘米,寬6厘米。
票幅小的省級糧票
1955年浙江省印制的“隨證糧票”,該票長0.9厘米,寬0.8厘米,僅有小手指甲大小。
流通時間長的糧票
國家糧食部1965年發行的糧票,流通時間長達28年。
流通時間短的糧票
國家糧食部1962年發行的車船糧票,流通約一個月。
面額多的套票
1975年河北省邯鄲市糧食局革委會發行的工種補差糧票,這套票共60枚,面額從1斤到30斤。
面額大的語錄套票
1967年發行的供給糧票,全套分大米、面粉、粗糧、馬料4種,每種又有50、100、500、1000斤4種面額,全套面額高達6600斤。
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糧票的面值等于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1993年后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