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負債時代的今天,債事人應該怎樣面對債務?在陷入債務如何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經濟也進入下行階段,直至如今全面爆發,使得產能嚴重過剩,經濟結構問題更加,因此社會上產生了大量的債權債務現象,債事群體恐懼、迷茫、自殺、坐牢、逃命、上訪的現象比比皆是,嚴重擾亂了社會和諧及穩定,也讓各地非常頭疼。截止2017年,中國債務總體量達到168萬億,庫存總量達到30.6萬億,債事人群超過2億人,中國已進入全民負債時代。
中國負債的人那么多,怎樣正確看待負債就提到話題上來了。在現代社會,無債并不見得會一身輕!網上有個段子:一個人負債為0,說明他生活安逸;負債5萬,說明他有責任;負債20萬,說明他了解金融;負債50萬,說明他有能力;負債100萬,說明他有車有房;負債200萬,說明他事業有成;倘若負債達到5000萬,那他應該是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了。
當出現債務危機的時候,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1、資產管理; 2、收入管理 ;3、支出管理; 4、風險管理。同時對某些增值保值的資產,用合適方法進行管理,達到利益大化的效果。我們一般按兩大類進行管理:1、不動產。這類資產應該保留。目前增值保值的資產比較典型的有不動產,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同時隨著時間的拖延,化債成本同樣有所下降。2、消費品。這類產品價值會隨時間下降,應該拿出來準備抵債。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