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每年都參加藝博會,是跟風嗎?
服務項目 |
展覽展銷,展覽展銷拍賣 |
面向地區(qū) |
|
眾所周知,每年都有許許多多的藝術機構到世界各地去參加博覽會,甚至有些還會參加5-10場,參加藝博會就像成了他們的例行公事,那么,這是在盲目跟風嗎?
博覽會成為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何博覽會對市場如此重要?
藝博會是重要的展示平臺!
01
從宏觀經(jīng)濟來看,全球整個藝術市場的規(guī)模其實是很小的,而這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小眾市場,其中20%的銷售就來自于藝術博覽會。
02
從畫廊的角度來看,藝博會是集中展示自身藝術水平,達成多方交流的重要平臺,更加看重的是藝博會能夠吸引的觀眾以及消費能力。
03
藝術家走出去,藝博會成重要突破口。
下面這些發(fā)生在藝博會上的故事,或許能讓我們找到答案:
曾有人認為,中國的藝術品進出口問題限制了國外機構進入中國藝術市場,在廣州藝博會上,似乎不全然如此。
對于國外的參展商來說,進入中國市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如藝術品進出口的問題,手續(xù)繁雜,甚至還要面臨各種意料不到的突發(fā)狀況。
但卻仍有國外機構堅持來看看中國的市場,以展覽、博覽會的方式進一步進入中國市場。
參加藝博會是打開他國市場快的方式
在去年的秋季廣州藝博會上,泰國藝術機構Buenaventura ART Gallery的負責人就與組委會談起了她在處理藝術品進出口所遇到的麻煩,但對于進入中國藝術市場的困難多多,她仍表示:“中國的藝術市場潛力大,我們一直有意向打開在中國的市場,有幸在朋友的幫忙和建議下,選擇并參加了廣州藝博會,后續(xù)我希望能把更多泰國的藝術家朋友介紹到中國來,進駐中國藝術市場。”
參加藝博會是便捷的推廣方式
去年秋季還有一家也是參加廣州藝博會的日本藝術機構——May Life,這個機構帶了多幅來自日本東川齋博物館收藏的浮世繪,作品均出在江戶時期,如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豐國三代等等的藝術家,其中機構負責人對組委會表示:“浮世繪在中國的市場不好,了解的藏家也不多,會去收藏的更少,但正因為這樣才更希望通過藝博會的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浮世繪。”
但事實上,在四天的展示時間,到May Life展位的年輕藝術愛好者絡繹不絕,他們或欣賞畫作或購買與浮世繪相關的文創(chuàng)品。
市場不去踏足就永遠不明了。
參加藝博會是進入圈子快的方式
禾馬藝術甌偲說到,藝博會作為一個綜合的平臺,除了藏家、觀眾會來觀看以及購買作品,許多批評家、策展人也會來觀看,在廣州藝博會上他們就有留意到多位策展人、批評家的身影,對他們來說,能夠讓畫廊的藝術家被批評家、策展人關注到,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