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十八年孫中山頭像貳毫銀幣拍賣明德國際
服務項目 |
貳毫銀幣,拍賣公司,藏品,收藏價值 |
面向地區 |
|
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銀幣在民國時期便利的當時人們的生活,有著的流通市場。其品種繁多,每一個版本的孫像銀幣幣都有著各自的韻味與歷史價值,值得錢幣愛好者細細神品。
聚真堂推薦:中華民國十八年孫中山頭像貳毫銀幣
車女士藏有的廣東省造中華民國十八年貳毫銀幣,表面的包漿自然、品相保存完好。錢幣正面改作中心鑄幣值“貳毫”,周圍環以相互交接的兩束嘉禾,上環書“中華民國十八年”,下環書“廣東省造”,字體端莊規整,筆畫剛勁有力,雕刻精細,成色足份。錢幣背面采用孫中山肖像,是民國根據舊版貳毫銀幣改造而成。整幣錢文清晰,字體工整,圖案精美,頭像生動傳神,刻畫精細,鑄造技術,十分精美,是難得一見的古錢幣。
聚真堂推薦:中華民國十八年孫中山頭像貳毫銀幣
民國17 年至18 年(1928~1929) 1928 年,張學良身負國恥家仇,不顧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于年底發表 “易幟”通電,表示服從國民,這樣國民在形式上完成了對全國的 統一,南北統一后,國民黨著手整頓幣 制,“廣東造幣廠”由此改為“廣 東財政廳毫幣改鑄廠”(直屬中央財政部錢幣司管轄),“本廠自民十三年 停鑄至十七年旋開鑄,原欲將舊幣改鑄,以謀金融之整頓,其所以定名為毫 幣”,開鑄之新幣:反面采用孫中山肖像,正面改作,中心“貳毫”環以嘉 禾,上環書“中華民國十七年”,下環書“廣東省造”。成份銀七銅三,符 合國幣條例之規定。然17 年孫像雙毫鑄額極少,當屬試鑄性質。18 年伊始 大量鑄造,但因廣東雙毫信譽之低由來已久,銷路不佳,作為主要市場的上 海,禁止廣東11 年以下年份銀毫流通之禁令未開,所以廣東毫幣改鑄局,呈 請中央財政部,言“今全國既經統一同屬國民黨轄下,本廠之開鑄新幣 既經中央財政部之許可而寧杭造幣廠只鑄大洋,則各省商場缺乏輔幣,則本 省所鑄之十八年新幣不啻為全國僅有之輔幣,茍令流通各省其補助金融實屬 不淺”,要求上海江海關及上海商會開禁,予以放行。遂由財政部錢幣司令 通行全國。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