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加拿大留學,需要注意這些常見的誤區及問題
我們一般有了要去加拿大留學的想法后, 會先在網上搜集各種信息,同時也會通過一些在加拿大留學的親戚朋友去了解一些有關加拿大留學的一些信息。然而, 自己了解的到這些信息并不一定完全都是正確的。下面李玲芬老師為大家羅列了一些在日常的咨詢過程中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各位同學能夠走出誤區。去加拿大留學常見的誤區主要有以下一些觀點,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自己認知錯誤的問題。
申請加拿大留學常見的誤區及問題
誤區1:大學排名決定一切
加拿大的大學90%以上都屬于公立大學,目前中國教育部認可的私立大學只有西三一大學,師資配備上相對均衡。往往一些規模較小的公立大學(如基礎類大學)在本科教育上更占優勢,師生互動更頻繁,小班授課(一個班大約30人)讓學生更有被重視的感覺,學校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co-op或校外實習的機會。即使加拿大頗負的Maclean’s雜志每年在11月都公布排名,也主要是以學位的授予類別而定,不是按排名,排名只能做參考。
誤區2:大學都有“雙錄取”
“雙錄取”顧名思義為兩份錄取通知書,即同時收到語言中心的錄取通知和大學的錄取通知。學生在申請學位時,學術條件已達到學校的錄取標準,但語言成績未達標,因此學校給予機會,先完成語言課程,后無需額外申請,即進入學習。
但是,不是所有大學都有“雙錄取”,如麥吉爾大學。如果獲得了語言課程的學習機會,一定要看清是“雙錄取”還是只有“語言課程錄取”,亦或是錄取的是需要1年時間完成的“橋梁”或“預科”課程。曾經就有學生,自認為被阿爾伯塔大學“雙錄取”,其實是被與該校合作的“語言項目”錄取,并沒有獲得阿爾伯塔大學的學位錄取。
誤區3:加拿大和美國接壤,學費和生活費,會不會也和美國一樣特別貴?
肯定不是啦!加拿大的學校由于大多數都是公立院校,所以學費非常便宜,生活花費也不高,中學準備12-13萬人民幣/年,大學準備15-18萬人民幣/年足吳。即使是工薪,也可以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學,不用太顧慮費用問題。
誤區4:加拿大是不是沒什么好學校啊?
你一定在和我開玩笑!加拿大的名校不要太多呀!在2019QS世界排名中,加拿大共有7所高校進入前200,進入50強的有3所,分別是: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和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另外,商學院世界Top50的約克大學,加拿大心目中的Top1大學等超多名校供你選擇,讓你挑花眼!我覺得,你該擔心的應該是選哪一所名校更適合你才對!
誤區5:我留學加拿大,畢業后留下來是不是很難?
哈哈,只要想留下來,自然都有機會呀!熱情的加拿大工作和移民政策都不要太好哦!有一些省份甚至在畢業后,不需要找工作,也不需要有工作經驗,就可以直接申請移民!
Ps:所有高中以上學歷留學生,畢業后都可獲得和自己學習時間等長的工作簽證(長3年),且工作滿一年后就可以申請留在加拿大,享受和當地人一樣的優厚的福利待遇。
誤區6:加拿大的好學校,是不是很難申請啊?
好學校的難度總是大的,不過如果你夠,是你的 offer 總是你的呀!加拿大名校對于學生要求相對嚴格,這樣加拿大文憑的含金量才高呀!對于有準備的學生,進入加拿大名校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
誤區7:大學截止時間較晚
加拿大大學雖沒有提前錄取一說,但在招生上存在著明顯的“先到先得”現象。大學申請系統開放的時間是入學年的9月中下旬(UBC在八月中下就開放申請系統),而申請截止時間多數在入學當年的1月底-3月底。由于加拿大大學數量不多,授予學位的僅80+所,因此申請相對集中且數量龐大,對于熱門大學來說此類現象更甚,之前就有多大在2月的時候才開始審理年11月收到的材料,導致文件截止時間延遲。加拿大大學采取rolling方式放榜,早申請并材料的學生,成績的會批收到錄取(一般在入學當年的1-2月,也有在年12月),成績普通的學生也會在3-4月間錄取收到申請結果。不過,每年也會有學生在5月后收到錄取通知的。由于加拿大多數大學要求學生在5月1日前回復學校是否接受錄取,對于晚來的錄取,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誤區8:大學只看成績,自己申請“手到擒來”
學生的申請季在高三,也就是可能難度高時間緊張的時間,從高三開學蔓延到高三寒假的6個月的時間是不容有絲毫懈怠的。加拿大大學申請的重頭戲在申請后的追蹤(當然前期的選校定位與申請文件齊備也很重要),后期的經驗不足就會導致申請結果不同。經常會出現,成績相當的兩個學生,申請結果完全不同,有時甚至會出現成績低的學生錄的比成績高的學生好。
對于某些特殊情況,往往也會因為經驗不足對申請結果不利。如國際班的學生選課不全導致無法申請,體制內高中的學生放棄了高考導致無法申請名校,多次刷分托福的學生,成績沒有起色,措施那些對語言單項有較高要求的學校。
加拿大大學申請都要求越來越多元化,除了在校成績和語言成績,開始慢慢加入其他元素,如課外活動、AP課程、面試環節等,的了解申請人的能力。
誤區9:托福比雅思更有優勢
加拿大大學在申請時的語言要求,可以用托福或雅思成績來滿足。對于考托福的學生來說,各校要求都不同,高的要求100(多倫多大學),一般在80-90之間,但要注意的是,各校對托福單項的要求,如大學要求托福88(寫作24),滑鐵盧大學要求托福90(口語、寫作25),這些看似總分不高的要求,實則要完全達到有相當的難度。
對于考雅思的學生來說,就簡單不少。一方面,雅思的詞匯量要求較低;另一方面,中國學生比較困難的口語部分,不同于托福的機考,雅思是對人考試,比較符合多數中國學生的習慣。更為重要的是,一般學校對雅思的要求一般是總分6.5(部分學校有單項不低于6.0的要求),部分學校例如滑鐵盧要求總分6.5,其中口語寫作不低于6.5。從簽證角度,雅思成績達到6.0及以上,即可參加綠色的簽證通道(SDS/SPP計劃),對擔保金額和存期的要求大大放寬,給學生家長提供了相當的便捷。
誤區10:大學淘汰率奇高
加拿大大學的“寬進嚴出”讓不少家庭在向往的同時,增加了一絲顧慮。其實,所謂的“寬進”是相對“嚴出”而言,想進的大學也要付出相當的努力; 由于加拿大大學是公立學府,學生群體龐大,且多為當地學生。家長從各方打聽到的“淘汰率”只能作為一種“警醒”,提醒學生,國外大學不同于國內,在大學期間不能懈怠。而作為學校,原則上是不愿意淘汰任何一名學生的。學生只要認真學習,按時作業,即使成績跟不上,學校都會提供各種支持:寒暑假讓學生補課;不同學院轉換;不同校區轉換;不同合作學校轉換等。
誤區11:地理位置決定教育水平
加拿大國土面積遼闊,除了北方三個人跡罕至的地區,約有10個留學生可以選擇的教育省份去讀書。在一些大城市,如多倫多、溫哥華外,各省都有幾所代表性的高校,如農工特色的薩斯卡切溫大學和曼尼托巴大學,數學心理學特色的渥太華大學,商科特色的康考迪亞大學,園林設計的圭爾夫大學,傳媒特色的卡爾頓大學,海洋工程特色的紐芬蘭紀念大學等,這些學校采用小班教學,中國學生相對較少,英語學習環境好,學費低廉。師資配備決不遜色于任何大城市大學,所以不必擔心在偏遠地區的大學教學水平。
誤區12:申請加拿大簽證被拒后不能再申請
我們知道:加拿大留學生簽證是學生去加拿大讀書進入加拿大的關鍵一步。沒有簽證是沒有辦法進入加拿大。
然而,并不是每位學生在辦理加拿大簽證時是一帆風順的,不少學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拒簽。有些學生通過自己查的一些信息了解到:拒簽后就不能再申請加拿大簽證了。其實,這并不正確。
加拿大簽證拒簽原因會有很多種,學生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出拒簽原因,可以再次遞交申請。
但如果被發現有虛假材料,那么申請人在兩年內是不能再遞交申請的。因此,要找出自己拒簽原因,再次申請通過獲簽的機率就大大提升了。
誤區13:父母辦理移民簽證會影響學生簽證的申請
當下,有越來越多的家庭看到了加拿大社會的優勢,通過技術移民前往加拿大,拿到PR身份后,學生在加拿大留學的費用也大大降低。但也有人擔心,父母已經移民或正在辦理移民,會讓簽證官懷疑學生的留學目的。
其實,只有4種情況會被拒簽:
1)虛假文件,如大使館發現有虛假的簽證申請文件,兩年內申請人不能再申請;
2)申請材料不,簽證申請人可再次申請并提供相關的補充資料或證明申請復查;
3)擔保資金有問題,對于不走SDS/SPP計劃的學生來說,提供50-70萬人民幣的擔保金并證明該筆錢款為擔保人長期持有即可;
4)留學目的不明,家庭辦理移民≠學生想移民,學生只要提供學校的錄取通知,并在留學計劃中明確闡述自己的留學動機和未來計劃,一般不會被拒簽。
即使是那些有過一次或多次拒簽記錄的申請人,并不代表不能獲得通過。簽證申請審核的是合法性和合理性,只要學習計劃合理,資金得到合理解釋,即使有拒簽歷史記錄一樣可以順利獲簽。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