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鑒別壽山石真假?
服務項目 |
壽山石,壽山石雕刻 |
面向地區 |
|
財務設備 |
有 |
類型 |
其它 |
壽山石十分的珍貴,是我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其名揚天下,有著非常高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并于2003年被確定為“國石”候選石,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它不僅僅是作為國家的一種象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壽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到了明末,曹學銓發現并開始收藏田黃石,至清代,"壽山石熱"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壽山石雕品的同時,也掀起收藏壽山石原石的熱潮。
壽山石因產自福建壽山而得名,有一千五百多年的采掘歷史。壽山石如同所有的礦產一樣,都是地質運動的產物,是由于火山噴發或者是巖漿侵入引起,特定成分的巖石變質作用而形成的。根據地質勘探工作者的勘察,推斷壽山石的形成時間實在侏羅紀到白堊紀時期,形成時間也是非常久遠。壽山石的分類如同其命名一般,主要是根據發現而命名的,比如說在水田中的叫做田坑石,在水坑中的叫做水坑石,而在山上的則叫做山坑石。這是壽山石的三個大類,然后又分了一百多個小品種,每一種都特色。
壽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價值連城的壽山石工藝品外,其本身的質地、紋理、顏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收藏的價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收藏壽山石,如今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繁多,但是,不缺顏色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鑒別更加復雜。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鑒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那么如何去鑒別,運用什么方法才可以鑒別,一起來看看。
看外形,比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棱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于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于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于此。
第二看質感,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第三看色彩,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里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第四看肌理,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卜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
掌握了以上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對壽山石的真假進行大致的鑒別了,看起來很簡單吧!做起來就不容易了喲。所謂熟能生巧,多看多練才可以讓自己的收藏事半功倍。
壽山石一般是進過加工雕刻后的作品,所以我們在真假鑒別完后,還要看作品的技法、刀法、創意度、稀有度、度以及看年代等,綜合考慮,后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