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審計評估驗資 |
面向地區 |
注冊資金是指企業實收到的資本金包括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和實物等。對以貨幣資金投入的,應以被審驗單位開戶銀行出具的收款憑證及銀行對帳單等確認投入資本。對以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和材料等實物資產投入的,應清查、驗證其財產權歸屬的真實性。各種財產的作價應通過資產評估單位確認。
審計作為一種監督機制,其實踐活動歷史悠久,但人們對審計的定義卻眾說紛紜。公認具有代表性且被廣泛引用的是美國會計學會1972年在其頒布的《基本審計概念公告》中給出的審計定義,即“審計是指為了查明有關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與所制定標準之間的一致程度,而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并將結果傳遞給有利害關系的使用者的系統過程”。
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不得打擊報復審計人員。審計機關負責人在沒有違法失職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職條件的情況下,不得隨意撤換。審計機關有要求報送資料權,檢查權,調查取證權,采取臨時強制措施權,建議主管部門糾正其有關規定權,通報、公布審計結果權,對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工作的處理、處罰權,對被審計單位違反預算或者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行為的處理權,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的處理、處罰權,給予被審計單位有關責任人員行政處分的建議權等。
我國審計人員依法行使立審計權時受法律保護,如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時,或有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時,審計機關有權做出處理、處罰的決定或建議,這更加體現了我國審計的性。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的審計工作相適應的知識和業務能力。審計人員應當執行回避制度和負有保密的義務,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審計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這樣不僅有利于審計執業的立性、準確性和科學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審計報告與結論的性。
根據我國審計法規的要求,被審計單位應當堅決執行審計決定,如將非法所得及罰款按期繳入審計機關的賬戶。對被審計單位和協助執行單位未按規定期限和要求執行審計決定的,應當采取措施責令其執行;對拒不執行審計決定的,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可依法追究其責任。由此可見,我國審計機關的審計決定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強制執行,這也充分地顯示了我國審計的性。
與性密切相關的是審計的公正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性。審計的公正性,反映了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審計人員理應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進行實事求是的檢查,做出不帶任何偏見的、符合客觀實際的判斷,并做出公正的評價和進行公正的處理,以正確地確定或解除被審計人的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只有同時保持立性、公正性,才能取信于審計授權者或委托者以及社會公眾,才能真正樹立審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