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 |
面向地區 |
兩化融合貫標后,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什么優勢嗎?
貫標的企業通過對體系的有效運行,能夠加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收益的大化。同時,也能獲得后續政策和專項的支持。
明確方向:
1、能夠支撐企業戰略目標的落地;
2、明確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方向;
3、明確兩化融合建設發展方向,避免盲目建設。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與其他如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管理體系有何不同?
都是一套管理體系,可相互借鑒。區別在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定位屬于戰略層面,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管理體系的應用范圍都側重于某一領域,其管理對象相對固定,目的在于規范特定領域的管理。
兩化融合與企業做信息化項目建設有何不同?
企業進行信息化項目建設時,主要通過同行及當前的信息技術應用情況,確定自身的信息技術的選擇和應用需求,信息化建設時,更多關注于信息技術的開發、部署和應用。
兩化融合是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通過競爭優劣勢分析等工具和手段,識別、確定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為獲得這些可持續競爭優勢而打造企業需要提升的新型能力并將能力需求量化,并建立了系統性的職責和資源管理機制,監控、考核、糾正和改進機制等。
兩化融合體系貫標作為大力推進“制造強國”“網格強國”的戰略的行動和主要工程,目的以數據信息為貫穿,打造工業化道路上的新型能力,從而提升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乃至國家生產力的競爭優勢。
作用
1、政策資金:據不完全統計,中央、、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31個省份以及10余家央企集團共出臺近360項支持政策,推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工作持續有效開展。各地通常都有相應的項目資金支持,因此越早進行貫標工作的開展,從地方將獲取更有利的資金、資源支持。
2、評定采信: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推進工作作為工信部的立部之本,是工信部未來長期KP考核指標,各省、市、區、縣經信委、經促局、經貿委所有政策性項目都將傾斜性支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定通過企業。
3、管理提升:引導企業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職能制造等技術與企業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的優化變革有機融合,探索信息時代數據驅動的生產方式和服務模式。
4、品牌價值:企業兩化貫標屬于企業管理體系貫標,既是兩化融合管理水平的直接體現,又是企業綜合實力的一項認證,對企業品牌影響力的傳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