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 |
面向地區 |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與其他如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管理體系有何不同?
都是一套管理體系,可相互借鑒。區別在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定位屬于戰略層面,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管理體系的應用范圍都側重于某一領域,其管理對象相對固定,目的在于規范特定領域的管理。
兩化融合與企業做信息化項目建設有何不同?
企業進行信息化項目建設時,主要通過同行及當前的信息技術應用情況,確定自身的信息技術的選擇和應用需求,信息化建設時,更多關注于信息技術的開發、部署和應用。
兩化融合是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通過競爭優劣勢分析等工具和手段,識別、確定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為獲得這些可持續競爭優勢而打造企業需要提升的新型能力并將能力需求量化,并建立了系統性的職責和資源管理機制,監控、考核、糾正和改進機制等。
《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GB/T23001-2017》標準的發布,對于企業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促進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還可以為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提供更加有力的競爭優勢。
此外,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過程中,如何確保信息安全也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缎畔⒒凸I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GB/T23001-2017》標準中也包含了一些關于信息安全的規定,這為企業保障信息安全提供了一些指導意見。
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GB/T23001-2017》標準時,需要首行內部審核和持續改進,確保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此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領導,充分發揮領導作用;
明確組織結構、職責和權限,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
加強資源管理,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
加強風險管理,規避潛在風險;
全員參與,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GB/T 23001-2017)規定了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的通用要求具有以下的應用效果:1)是組織系統地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化融合過程管理機制的通用方法,覆蓋了組織的全部活動,可引導組織強化變革管理、規范兩化融合過程,并使其持續受控,從而不斷打造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獲取與其戰略匹配的可持續競爭優勢。
明確了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數據、技術、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四要素互動和持續改進的機制,可為組織戰略執行和閉環管控提供可執行、易操作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可系統規范組織兩化融合管理穩定獲取預期的兩化融合成效全面引導組織實現從單項應用向綜合集成跨越,加速中國產業整體提升。
成為中央和地方全面推進兩化融合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成為行業組織創新服務的重要工作載體。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適用于所有行業企業,電力、石化、機械、紡織等行業基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通用要求和方法論,按照行業需求和特色研制行業實施指南,推動行業內企業貫標達標,與此同時,整合行業資源,總結提煉成果和經驗,研究形成行業共性解決方案,成為指導和推動行業中企業兩化融合水平整體提升的有效途徑。
助力企業打造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加速轉型升級。
培育信息時代第三方服務體系。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達標—方面引導組織在應用高新技術實現轉型發展方面由被動變為主動同時也在逐步和推動傳統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加快擁抱信息時代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催生在信息網絡條件下實現服務資源和產業交匯融合、提供圍繞解決具體問題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新業態新模式,為培育形成信息時代的第三方服務體系進行了有益探索。
興原認證中心是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CNCA)批準,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CNAS)認可的具有核工業背景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可頒發帶有IAF國際互認聯合標識、CNAS認可標識的認證證書。1996年,“興原質量認證中心”由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全額投資設立,“興原”意指“振興原子能”。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立足核工業、服務全社會”的宗旨,積極履行“傳遞信任 服務發展”的責任,深耕行業二十五年,認證質量和規模協調發展,關鍵發展指標居認證行業前列,連續多年保持A級機構評級!興原認證中心為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理事單位;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核能行業協會理事單位;北京信用協會會員單位;中國節能協會碳交易產業聯盟理事單位、碳中和服務工作組成員單位。通過多年的發展,興原匯聚了近2000名的審核員、評審員及隊伍組成的團隊;形成了以北京總部為中心,下設2個事業部、7個分公司、9個工作站的市場布局;現有認證客戶2萬多家,涉及各行業,遍布國內外。
廣州本地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