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打車市場進入“零補貼時代”,對于打車軟件 [3] 來說,用戶的黏性成為一大考驗。作為補貼大戰的主角,滴滴打車正在經受著這一挑戰。
然而,雖然取消了補貼,但用戶對滴滴打車的使用熱度依然不減。滴滴打車會如此受到青睞,取決于其對乘客出行習慣和出行方式的成功塑造 [3] 。2013年,上海出租行業興起一款“手機打車軟件”,用戶在網上下載軟件后,輸入起點和目的地,自愿選擇“是否支付小費”,出租車司機則可根據線路、是否有小費等選擇接受訂單。這種拼小費競價打車的模式引來了不少質疑聲,認為這是變相漲價,并使行業監管出現“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