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山西ITSS咨詢,貴州ITSS認證咨詢,吉林ITSS3級認證,江蘇ITSS咨詢 |
面向地區 |
標準理論研究方面:一是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從2009年版《信息技術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報告》發布至今,ITSS標準體系迭代6個版本(見附錄A),推進標準體系的不斷改進。二是深化標準化理論研究,構建了由能力要素、生存周期要素、管理要素組成的ITSS核心原理,如圖2-1所示。通過人員(People)、過程(Process)、技術(Technology)和資源(Resource)能力四要素(簡稱PPTR),構建能力標準;通過戰略規劃(Strategy & planning)、設計實現(Design & implementation)、運營提升(Operation & promotion)、退役終止(Retirement & termination)生存周期(簡稱SDOR),構建產品和業務標準、通過管理要素(監督管理)確保能力要素和生存周期的實施質量。
標準應用推廣方面:一是有效支撐政策制定。2012年12月頒布的國家標準GB/T 29264《信息技術服務 分類與代碼》有效支撐了GB/T 475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修訂工作,確立了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地位,支持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有關營業稅減免政策的落實,部分標準已成為行業和領域標準研制的參考標準。二是全面開展符合性評估工作。推進運行維護、咨詢設計、云服務、數據中心服務、ITSS工具測試等多項標準的符合性評估和測試工作。截至2021年9月,認定評估機構34家,發展會員837家,培養評估師1300余名,有5600余家單位獲得ITSS符合性評估證書,覆蓋金融、電力、政務、廣電、水利、航天、電信等多個行業。三是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在全國30余個省市召開標準宣貫會,共有5000余家單位的15000多名用戶和IT服務提供方代表參加了培訓;依據ITSS標準開發的IT服務工程師、IT服務經理等培訓課程培訓學員20000余名,IT審計、風控與治理系列培訓學員近10000名,其中獲得IT審計師證書的學員500多名。四是工具測試相關工作。依據標準對近300款運維工具進行測試,并發布《中國信息技術服務運維工具名錄》。
隨著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設計與開發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實施服務、運維服務等傳統服務的轉型升級以及智能化服務、數據服務、區塊鏈服務、數字化轉型服務等新服務模式的出現,ITSS的標準化對象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和外延,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化需求更加豐富,ITSS范圍不斷擴大。
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強調“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服務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在金融、通信、政務、交通、醫療、健康、能源、傳媒、文旅等行業領域產生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如在金融領域,信息技術服務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產生金融科技服務;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服務有效支撐智慧校園建設;在管理和民生服務領域,信息技術服務支撐實現數字、智慧法院、智慧醫院、智慧社區等,助力實現、高質、親民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信息技術服務滲透于各行業產生的業務場景化標準需求增強,如何通過標準化手段支撐業務應用場景的實現,成為ITSS持續改進的新課題。
當今世界正經歷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產業競爭格局和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復雜多變,進入新發展階段。受全球經濟復蘇對信息技術服務需求快速增加的驅動,各國和跨國公司也將更加注重把握信息技術服務市場,將信息技術服務業作為產業,制定相應發展戰略,促進其快速穩步發展。同時,全球化逆流和單邊保護主義對我國的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如何加大ITSS在國際標準制定、國際產業生態構建、產品和服務認證等方面的影響力,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是技術創新的基礎依托,以及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
當今世界正經歷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環境日趨復雜,機遇和挑戰均有新變化。一方面,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經濟發展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等黑天鵝事件頻發,數字化轉型下行業分化變革加速,信息技術服務業傳統的商業與盈利模式受到嚴重挑戰。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數字技術創新日新月異,圍繞云、物聯網、數據資產等領域不斷涌現出新的信息技術服務形態。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以及新業態的出現給信息技術服務業帶來了大量新的機會。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新一代的信息基礎設施、分布式的計算能力、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等共同驅動信息技術服務持續保持高速創新演進態勢。 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步普及并成熟,驅動了云服務、數據服務、智能化服務等新興信息技術服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信息技術服務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發展新機遇。信息技術服務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得到夯實鞏固、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更高水平的產業生態重構基本形成。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年上半年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21年上半年收入44198億元,同比增長23.2%,其中,信息技術服務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8319億元,同比增長26.0%,在全行業收入中占比為64.1%。其中,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滲透率加速提升,共實現收入3787億元,同比增長23.2%,占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的13.4%;電子商務平臺技術服務收入3843億元,同比增長32.4%;集成電路設計收入1041億元,同比增長24.1%。
開發服務方面,由傳統瀑布開發模式向微服務開發模式轉變。隨著業務迭代加速、協同需求增大以及云應用開發部署普及,以微服務開發框架進行業務組件開發的服務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微服務圍繞業務組件創建應用,可靈活地進行開發、管理和加速。業務組件提供服務接口和管理界面,實現不同應用集成,為應用提供服務,有效改善現有系統之間調用效率,滿足業務系統的快速開發和迭代升級。
廣州本地ITSS3級信息技術服務標準認證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