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服務項目 |
壹號機器人,少兒編程,壹號機器人編程,編程加盟 |
面向地區 |
|
基本投資額 |
1-5萬元 |
發展模式 |
區域代理 |
12月9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函》),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應。
《答復函》稱,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已制定相關文件推動和規范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等信息技術內容已納入到小學、初中科學課程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有機融入到相關學科課程,高中階段還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其中,《答復函》分別從“制定相關文件推動和規范編程教育發展”、“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以及“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三個方面介紹了教育部在相關領域已開展的工作。
而圍繞下一步工作主要安排考慮,教育部在《答復函》中提出將推動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并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
具體來說,2019年初,教育部啟動了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已完成了前期調研、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初步確定在小學、初中開設信息科技課程并組織研制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根據需要將編程教育有關內容納入其中。
目前,師范院校普遍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等,培養能夠實施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師。在實施2020年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過程中,教育部特別要求各地對接中小學編程教育需求,關注、提前謀劃信息技術教師編程能力提升工作,面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骨干教師等組織開展軟件編程專項培訓,培養一批熟練掌握軟件編程基本技能的“種子”教師。
教育部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將推動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并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教育部繼續組織開展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提升培訓工作,推動各地開展經驗分享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編程教育實施水平。
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中,關系到學生中高考,作為家長,您準備好了嗎?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不會編程的孩子將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將會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所以家長重視孩子的編程教育,“壹號機器人編程”建議您盡早讓孩子接觸少兒編程。
“壹號機器人”包括:(BRSS)全腦開發、機器人教育、少兒編程、創客教育、 AI人工智能基礎教育、國內國際賽事、國內國際游學。通過模型搭建、機械構建、創意搭配、創新設 計、機械編程等課程模式,打造、科學、系統覆蓋全學齡段(3-18歲)的課程,在提高孩子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平衡孩子左右腦同步發展,調動孩子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對物理、數學、機械工程、聲光電、射頻技術、無線傳輸、計算機編程、人工智能、信息學、神經科學等知識產生興趣,使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增強學生自信心、團隊合作能力,從而提升孩子的創新創造力,實現人才的全面綜合性發展,寓教于樂,也提升小學、初中階段在數理化方面的認知與學習能力!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