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專利被仿冒,我怎樣追究、別人要承擔什么樣的侵權責任找廣東三環律所
服務項目 |
專利侵權維權法律訴訟,商標侵權維權法律訴訟,公司法律顧問,知識產權訴訟 |
面向地區 |
|
公司類型 |
其它 |
風格 |
古典 |
專利產品技術被仿冒,怎么辦?
如果你的專利證書已經拿到,就可以通過訴訟解決。在此之前,你要做好幾項工作:
1、確定對方的產品是否與你的權利要求重合,這是關鍵的,如果是,對方就侵權;
2、對方的產品是否在你獲得專利權前就已經生產、并在現銷售地銷售了?如果是,對方就不侵權;
3、如果確認對方侵權,給你造成的損失是多大?如果你的損失無法計算,對方制造、銷售侵權產品的獲利有多大?這是你要求賠償的依據。
4、搜集對方侵權的證據,包括產品、銷售范圍、銷售量等。
5、由于提起訴訟后,通常對方會提出你的專利無效的請求主張,因此,你在訴前審視一下你的專利權是否有瑕疵。
由于專利訴訟性強,應當聘請律師幫你訴訟,為防止訴訟階段對方繼續侵權導致你更多的損失,你可以向法院要求發出“訴前禁令”。后順便說一下,專利訴訟是向侵權人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起。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賠償一共有五種計算方法:
1、權利人損失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法釋[2015]4號第20條第1款規定,權利人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用公式表示如下:
權利人損失=專利產品減少銷量(或侵權產品銷量)*專利產品合理利潤
而我國法釋[2015]4號第20條規定,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可以視為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也就是說,侵權產品每銷售一件,可以認為會導致權利人的專利產品銷量減少一件。與美國Panduit案的DAMP四部測試法對比,上述規定顯然對權利人更為有利。
2、侵權人獲利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法釋[2015]4號第20條第2款規定,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于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用公式表示如下:
侵權人獲利=侵權產品銷售量*侵權產品合理利潤(營業利潤或銷售利潤)
其中,銷售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稅收附加,而營業利潤=銷售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許可費的合理倍數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法釋[2015]4號第20條第2款規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依照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4、法定賠償
專利法65條第2款規定,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5、約定賠償
法釋[2016]1號第28條規定,權利人、侵權人依法約定專利侵權的賠償數額或者賠償計算方法,并在專利侵權訴訟中主張依據該約定確定賠償數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根據專利法第65條規定,上述第1種到第4種的計算方法有所謂的法定順序,即只有種計算方法難以確定的,才能適用第二種計算方法,依次類推。按照尹新天教授的解釋:之所以作出這種修改,是因為按照民事侵權的一般原理,對民事侵權行為應當以權利人受到的實際損失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依據,只有在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才需要按照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確定。
更多詳情聯系廣東三環匯華律師事務所李小姐 3 電話
廣東三環匯華律師事務所合作的客戶案例:Microsoft、Adidas、puma、華為、Panasonic、七喜、科龍、富士康科技集團、康寶、榮華月餅、東鵬陶瓷、貴州茅臺集團、NISSAN、創維、步步高、Sony、同洲、西門子、酷派、萬和、騰訊、美的、越秀等等
更多詳情聯系 李小姐 電話同步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