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石灰石CMA檢測報告,佛山石灰石,方解石石灰石,牙膏用石灰石 |
面向地區 |
行業類型 |
礦產檢測 |
在現代工業中,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石灰、電石的主要原料,是冶金工業中不可缺少的熔劑灰巖,石灰石經超細粉磨后,被廣泛應用于造紙、橡膠、油漆、涂料、醫藥、化妝品、飼料、密封、粘結、拋光等產品的制造中。據不完全統計,水泥生產消耗的石灰石和建筑石料、石灰生產、冶金熔劑,超細碳酸鈣消耗石灰石的總和之比為1∶3。
1、名稱:石灰石、石灰巖。2、成分:石灰石是礦物的集合體,化學式是CaCO3,主要礦物是方解石,其次常含有白云石,菱鎂礦及其它碳酸鹽類礦物,此外尚有玉髓、粘土、黃鐵礦、白鐵礦、水針鐵礦、海綠石、有機碳、地瀝青、石膏、硬石膏及磷酸鹽等礦物。純石灰巖的化學成分接近CaCO3理論成分,CaO占56.04%,CO243.97%。3、物理性質:石灰石以方解石微晶呈現,晶體形態復雜,常呈偏三角面體及菱面體,淺灰色或青灰色致密塊狀、粒狀、結核狀及多孔結構狀。硬度3;密度2.6-2.9;熔點為825℃;在830~1020℃之間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遇稀酸發生泡沸,并溶解。
全國已發現水泥石灰巖礦點七、八千處,其中已有探明儲量的有1286處,其中大型礦床257處、中型481處、小型486處(礦石儲量大于8000萬噸為大型、4000~8000萬噸為中型、小于4000萬噸為小型),共計保有礦石儲量542億噸,其中石灰巖儲量504億噸,占93%;大理巖儲量38億噸,占7%。保有儲量廣泛分布于除上海市以外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陜西省保有儲量49億噸,為全國之冠;其余依次為安徽省、廣西自治區、四川(含重慶市)省,各保有儲量34~30億噸;山東、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湖南、湖北7省各保有儲量30~20億噸;黑龍江、浙江、江蘇、貴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內蒙古、青海、甘肅13省各保有儲量20~10億噸;北京、寧夏、海南、西藏、天津5省各保有儲量5~2億噸。
1.水泥行業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原料,占原料組成的70%~90%,配料為粘土質原料、硅質原料及鐵鋁質原料等。利用石灰石加工制成機制砂,可有效提高石灰石塊礦產率,減少了石灰石廢渣排棄量,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陶瓷行業在陶瓷面磚中,使用石灰石其用量在5-15%之間。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發揮熔劑作用,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與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蝕性;降低釉的高溫粘度與增加釉的光澤度等。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在建筑衛生陶瓷產品中使用很多。
隨著混凝土行業越來越多地使用礦渣和粉煤灰,其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國粉煤灰和礦渣資源分布不均勻,部分地區甚至出現脫銷現象。我國石灰石資源分布廣泛,且其價格低廉、易于粉磨、運輸方便。將石灰石粉(以下簡稱石粉)作為礦物摻合料取代水泥應用于混凝土可以彌補粉煤灰供應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摻加方式基本分為兩種:一是石粉部分取代細骨料,即機制砂中石粉含量相對較高;二是石粉作為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部分取代水泥。石粉的不同摻加方式、不同摻量以及不同細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不盡相同,在參考其它文獻時應注意其研究條件。一般認為,石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可歸結為加應、活性效應和顆粒形貌效應。加應是指石粉顆粒可以作為水化硅酸鈣的成核基體,降低成核位壘,加速水泥水化。活性效應是指石粉并非完全惰性,其后期和水泥中的鋁相反應生成具有一定膠凝能力的三碳水化鋁酸鈣和單碳水化鋁酸鈣。顆粒形貌效應包括形態效應和填充效應,其中形態效應是指光滑致密的石粉顆粒分散在水泥顆粒之間,能改善水化初期水泥的絮凝狀態從而改善混凝土性能;填充效應是指細度更小的石粉顆粒填充在水泥顆粒之間,使基體更為致密。石粉的這些效應對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孔結構都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了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研究石粉的基本性能,石粉對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響,在混凝土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石粉對實現混凝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石粉混凝土因其的力學性能及合理的經濟效果,且在工程應用的廣闊前景,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
石粉一方面可增加水泥漿體含量提高流動性,另一方面石粉的潤滑作用可以減少砂與砂之間的摩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南峰等人在研究石粉對自密實泵送混凝土性能影響時發現,相同水灰比下,單摻石粉比單摻粉煤灰的混凝土流動性和黏聚性要好,適量摻入細度較小的石粉可以明顯改善自密實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保水性和抗離析性。總結目前研究結論,普遍認為石粉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在于提高其流動性。對于低強混凝土而言,主要是減小其離析、泌水現象。對于高強混凝土而言,主要是降低其黏性。由于石粉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對于膠凝材料用量較多的自密實混凝土,將石粉作為礦物摻合料加以應用將是其研究方向之一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GuangdongIndustrialAnalysisandTestingCenter)作為中國檢驗檢測服務的開拓者和者,是一家集檢驗、檢測、綜合評價與技術服務的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中心始建于1971年,先后隸屬于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2015年12月經廣東省機構編制批準成為廣東省科學院屬下的立二級事業法人單位。基于悠久的歷史和行業技術地位,本單位每年服務客戶4000余家,完成檢驗報告超萬份。其中為檢測機構服務數十家。中心為各領域客戶提供檢驗、檢測、培訓、鑒定、咨詢等服務。服務產品類別包括金屬材料及加工產品、冶金產品、礦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高分子材料等。服務能力包括:無機、有機成分分析、材料力學性能分析、材料的物理性能檢測、微觀形貌及結構分析、門窗四性檢測、歐盟環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質檢測、固體廢棄物浸出毒性檢測與鑒定、礦物礦產品分析、材料和零部件可靠性和失效分析、無損檢測、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咨詢、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培訓、材料評價以及分析測試技術研究等。中心擁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現有高、中、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約10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工程師27人,碩博士20人,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科技人員占60%以上。中心現有設備120余臺套,主要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場發射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拉伸試驗機、疲勞試驗機、金相顯微鏡、摩擦磨損試驗機、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X熒光光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直讀光譜儀、氧氮氫分析儀等,設備總價值近4000萬元。
主營行業:產品檢測服務 |
公司主營:鋁合金檢測,有色金屬成分分析,防火等級,工業分析檢測--> |
主營地區:廣州市天河區長興路363號 |
企業類型:政府機構 |
注冊資金:人民幣1897萬 |
公司成立時間:1971-01-01 |
員工人數:101 - 200 人 |
研發部門人數:51 - 100 人 |
經營模式:政府或其他機構 |
經營期限:2016-01-07 至 2032-04-06 |
最近年檢時間:2022年 |
登記機關:廣東省事業單位改革管理局 |
年營業額:人民幣 1000 萬元/年 - 2000 萬元/年 |
年出口額:人民幣 10 萬元/年以下 |
年進口額:人民幣 10 萬元/年以下 |
經營范圍:礦產品、金屬材料、冶金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質量檢測和性能評價,歐盟環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質檢測、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以及分析檢測技術研究與技術咨詢 |
是否提供OEM:是 |
質量控制:第三方 |
公司郵編:510000 |
公司傳真:020-18707738103 |
公司郵箱:gzfenxi@gzfenxi.com |
公司網站:www.gzfenxi.com |
廣州本地石灰石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