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欽州樹木評估,樹木評估補償標準,欽州樹木評估,北京市果樹評估 |
面向地區 |
苗木/花圃評估作為單項資產評估,常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及市場法。生物性資產評估中,苗木依據成長期(幼樹、成樹)及掛果狀態(未掛果、掛果期)選用不同方法。經濟林、綠化樹等亦遵循此原則,成本法與收益法應用較多。
樹木評估目的多樣,如損失評估(人為損壞、拆遷征收等)和、企業收購中藥材基地的價值評估,均要求資產評估公司來操作。此類經濟行為均需評估服務以確保準確性。中合益德評估公司有眾多樹木評估的案例,經驗豐富,是大家不錯的選擇!
資產評估目的系指資產評估業務服務于特定經濟行為時對評估結果的具體需求,決定評估報告的應用方向,具有明確性。該目的直接影響并限定了評估的條件設定與價值類型的選取。不同評估目的可能引導評估對象識別、范圍界定、價值類型選擇及適配交易市場的判斷等關鍵環節的變化。
資產評估報告常用于支持以下經濟行為:
一、轉讓行為
評估轉讓標的價值,輔助定價決策,確保交易公平合理。
二、抵押與質押
確定融資額度:評估抵押/質押資產價值,作為貸款或投資額度的參考基準。
示例:房地產抵押貸款評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等。
資產處置參考:在企業破產清算或債務清償時,評估抵押/質押品價值,指導資產折價或變現流程。
風險管理:對抵押/質押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價值重估,根據市場波動調整風險管理策略,預防潛在風險。
林木價值評估主要受經濟與市場兩大因素左右:
經濟價值方面,關鍵因素包括林木的先天性與后天性特征。先天性因素側重于林木品種,品種即便尺寸相仿,其價值也顯著普通品種。后天性因素則涵蓋胸徑、樹高、特造型、蓄積量及出材率,相同品種下,胸徑粗壯、樹體高大的林木自然價值更高。
市場價值方面,市場需求是決定性因素。供需關系直接影響林木價格:供過于求時,林木價格下跌;反之,若市場需求旺盛,林木價格則上揚。
這兩類因素共同作用于林木評估過程,對評估方法的選擇具有指導意義。
剩余法評估林木資產價值:
剩余法又稱市場價倒算法,是用被評估林木采伐后所得的木材市場銷售總收人,扣除木材經營所消耗的成本(含有關稅費)及合理利潤后的剩余部分再加上林木資源的再生價值作為林木資產評估價值。其計算公式為P =W-C-F+S
式中:P一林木資產評估值;
W--銷售總收入;
C一木材經營成本(包括采運成本、銷售費用、管理用、財務費用及有關稅費);
F--木材經營合理利潤;
S--林木資源的再生價值。
【剩余法評估林木資產價值案例】假設某片森林的林木被采伐后市場銷售總收人為1000萬元,木材經營成本總計為300萬元,木材經營合理利潤為100萬元,預計該森林資源的再生價值為150萬元,則該森林資源資產的評估價值為
P=1000-300-100+150=750(萬元)
剩余法較適用于成熟林的評估,因為這時候的財務資料取得比較容易、可靠。剩余法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對資產價值的影響,易于被交易雙方接受,同時也注意了資源狀況變化對資產價值的影響,使評估結果更加客觀、公允。但這種方法受市場變化的影響較大,所以,如果成熟林的采伐期距離評估基準日時間較長,不宜采用該方法。
————— 認證資質 —————
廣州本地樹木評估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