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旗幣當制二十文
服務項目 |
錢幣,雙旗幣十文,雙旗幣二十文,雙旗幣二百文 |
面向地區 |
|
民國成立后,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圖案,并有“開國紀念幣”或“中華民國銅幣”字樣。
清末民初機制銀幣歷來在集幣圈里有很深的收藏底蘊。2013年4月初,在香港斯賓克珍罕錢幣交易會上,一枚民國十五年陸大元帥紀念幣樣幣,即張作霖紀念銀幣以138萬元交易出;5月22日,在北京春季交易會上,一枚湖南省造民國雙旗幣以46萬元成交;11月21日,在北京秋季交易會上,一枚四川造幣廠民國雙旗幣以68萬元成交;12月12日,在上海交易會上,一枚造光緒33年庫平一兩三點銀幣以138萬元成交 民國的雙旗幣版本眾多,基本上屬于銅幣,因其背面有五色旗和十九星旗而統稱為雙旗幣,其面值有十文、二十文不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屬于民國初年鑄造的“開國雙旗幣”,另一類屬于地方鑄造的如“湖南省造雙旗幣”,開國雙旗幣版式無很大變化,湖南省造雙旗幣版本比較多,今天我們來簡單區分一下湖南省造雙旗幣的不同版本。
1.五星大字面,雙旗上五角星,“湖南省造”字體偏大
2.五星小字面,同上,字體偏小
3.陽刻線五角星,五角星為凸起陽刻
4.菱形花,兩邊花卉為菱形
5.陰五星,五角星為凹陷陰刻
6.梅花星,雙旗上為梅花狀五角星
7.空心大扁菊,雙旗上中間無點的扁菊花
8.空心散菊花,菊花較為分散
9.陽扁菊全瓔8刻線,雙旗全瓔,菊花分有8刻線
10.陽扁菊斷瓔8刻線,同上
11.陽扁菊全瓔7刻線,同上,7刻線
12.實心大菊花,比普通菊花偏大,與字體一般
13.空心小團菊,小橢圓形花
14.大旗拙刻版,圖案較為模糊,雙旗偏大
15.大旗星大字,大字版
16.寬線空心花,雙旗瓔寬線加空心花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