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教育行為名字叫“模仿”,家長們您被孩子模仿了嗎
有一種教育行為名字叫“模仿”,家長們您被孩子模仿了嗎
瘋狂龍博士:
初為父母的家長朋友們,當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是不是心中突增了一些焦慮,自己該用什么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把孩子當朋友,和平相處?把孩子當附屬品,嚴管監控?把孩子當敵人,打罵管教?把孩子當祖宗,呵護聽從?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品質,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每位家長都有不同的教育觀念。到底哪種教育方式適合于自己的孩子?那么,我告訴大家,有一種教育行為 適合于各種各樣的孩子,它簡單,它不需要家長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它不需要孩子有多少理解能力,它更不需要家長如何去深入研究,它的名字叫“模仿”。
什么是模仿?是指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他人的行為的過程。是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兒童方面,兒童的動作、語言、技能以及行為習慣、品質等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模仿。
模仿可分為無意識模仿和有意識地模仿。對于孩子的模仿,比較經典的模仿可以發生在幾個月的嬰兒身上,當家長在床上朝一側翻身的時候,嬰兒就會模仿家長的動作,也翻身過去。
家長和嬰兒說話,嬰兒是聽不懂的,說教是沒有作用的,但是動作模仿卻是嬰兒能看懂的,我們也不乏在網上看過很多家長教嬰兒翻身的視頻。這就是一個孩子在嬰兒期的模仿。
有意識地模仿教育,在孩子年齡稍大一些則更能體會到。比如,孩子學跳舞、唱歌、彈琴、穿衣服、畫畫等行為,這是有意識地模仿,孩子通過模仿來達到老師或父母的要求,學會或完成一些孩子能夠掌握的生活技能或學習技能。
很多時候,家長往往注重了孩子有意識地模仿教育行為,而忽略了孩子無意識的模仿行為,家長的品行的榜樣作用應更一切。家長就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一面鏡子,你是言語粗魯還是文明有禮,你是愛看書還是愛玩手機……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學在心里。
“模仿”這種教育行為,是模仿行為也是照鏡子行為,今天你被孩子模仿了嗎?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