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收購藏品
早期中國沒有自己的銀元,因此外來通貨充斥,輸出銀元成了列強的重大收入。十九世紀中期起墨西哥銀元雖逐漸取代本洋,但尚未完全站穩腳步,覬覦此市場大餅的英國自然也想趁勢分杯羹。而香港在南京條約后割讓給英國,開埠以來并沒有貨幣,一直沿用中國內陸流通的各式貨幣。
1859年港督羅便臣上任后,為推廣香港貿易及取代來源不穩定的鷹洋,積極爭取在香港發行貨幣。經核準即制定條例,向英國購置機器于1866年5月7日正式開張。原本是想以該廠制造的銀元占地利之便來取代墨西哥銀元,但港府錯估情勢:民眾傾向使用熟悉的貨幣。當新任港督麥當奴了解到這座造幣廠的規模遠超出其自身需求時,就想要把產品賣到中國,并企圖壟斷市場以謀取大利益。1867年香港造幣廠刻模試制了一套樣幣,為要更易被中國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國帝王的龍形圖案。同時以上海是重要新興港埠,誤以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銷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兩”,可能錯認上海通用的規元含銀九八,將成色定含銀982;其重量則為566格令(合36.67克),系與漕平一兩同。在考慮平衡對等原則下,背面是英國及嘉德圖案(Royal Arms and Garter)。樣幣送了一組到北京但未被認可,此套樣幣泉界習稱“上海壹兩”。
此枚上海一兩銀幣,直徑:39mm,重量:36.8克,鑄工精美。正面采用象征中國帝王的龍形圖案,四周環書“上海壹兩”漢字,有芒紋。背面中心是英國皇冠和,四周環繞英文幣值“SHANGHAI ONE TAEL”、鑄地“HONG KANG”和鑄造年份“1867”。缺少銀幣成色的字樣。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非常值得收藏和投資。
如有藏品想要出手上門收購的,聯系同上朱經理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