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什么時候需要做稅務審計?
1.當企業需要做行業資格年審時,需要提交審計報告。
2.當企業發生重大經濟行為時,像改制審計、重組并購審計、破產、清算審計、其他專項審計。
3.當行業資格需要審核時,像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復核、資質升級的企業需要做審計報告。
4.需要做報表審計送給投資者、債權人、時。
5.企業內部合并、匯總時,包括集團母性子公司、總分公司需要做審計報告。
注冊師在進行檢查時會調整企業的會計處理不當,一般可以準確地貫徹全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出具報告的企業經檢查,是由于注冊稅務代理的原因,被處以罰款,并處以滯納金的,由企業承擔稅額,但罰款和逾期罰款費用由稅務代理機構承擔,或者企業付款后應向稅務代理機構要求賠償。
一般情況下,稅局查到企業有出稅審報告,通常不會做進一步檢查。所以及時出具稅審報告,可減少企業被檢查的概率。
什么是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亦稱"稅收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對企事業單位和納稅人應繳稅款依法進行的審核、稽查。是根據審計的不同目的需求,依據稅務法律、法例、法規,以及相關的準則、規范、慣例,結合商業的常規、操作程序,對經濟活動的業務軌跡、依據、文件、資料和信息進行審核、分析和判斷,必要時的實物查證,從而形成的審計意見,并出具具有法律效果的鑒證報告,提供予相關方面作為稅務鑒定的依據和參考。
稅務部門的職責應是,通過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稅收法規,為國家積累建設資金,促進商品生產的發展和經營者加強經濟核算改善經營管理,維護財經紀律,促進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協調發展。但是,在貫徹執行政策和稅收法規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來自各方面不正之風的干擾。
只有通過加強監督和有效的制約,才能促使稅務機關和納稅人認真執法和遵章納稅。所以說,稅收審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審計機關進行審計監督是《憲法》賦予它的任務,它的監督活動,具有立性、性和客觀公正性。
黃埔稅務審計登記
更新時間: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