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強劑3-氯-1,2-丙二醇檢測及第三方檢測機構
服務項目 |
T/CNFIA 206-2024,造紙化學品中氯丙醇,氯丙醇含量測試,氯丙醇測試 |
面向地區 |
|
相關資訊:
附 錄 A
生產環境衛生要求檢測方法
空氣采樣與測試方法
樣品采集
室內面積小于或等于 30 m 2 ,在對角線上設里、中、外三點,里、外點位置距墻 1.0 m;室內面積大于 30 m 2 ,設東、西、南、北、中 5 個采樣點,周圍 4 個采樣點距墻 1.0 m。生產企業也可根據實際生產
線的布局自行增加培養基數量和放置位置。
空氣采樣器法:可選擇六級撞擊式空氣采樣器或其他經驗證的空氣采樣器。采樣時,將采樣器置于室內 0.8 m~1.5 m 高度,按采樣器使用說明書操作,且每次采樣時間不應超過 30 min。
平皿暴露法:采樣時,將含營養瓊脂培養基的平皿(直徑 9 cm)置采樣點(0.8 m~1.5 m 高度),無菌操作打開平皿蓋,扣放于平皿邊緣,使平皿在空氣中暴露 5 min 后蓋上平皿蓋,及時送檢。
空氣采樣空氣采樣器法。
新版GB 15979-2023代替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與 GB 15979-2002 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適用范圍(見第1章);
-更改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定義(見3.1,2002年版的3.1),增加了衛生濕巾、劑、劑、生產車間和高吸水材料的術語和定義(見3.2、3.3、3.4、3.5、3.6);
-增加了原材料衛生要求中禁用物質和生產用水要求(見4.3、4.4);
-將生產環境衛生指標(見2002年版的第5章)、消毒效果生物監測評價(見2002年版的第6章)與產品衛生指標中初始污染菌(見2002年版的4.3)合并調整為生產過程衛生要求(見第5章),
-刪除了生產環境與過程衛生要求以及消毒過程要求(見2002年版的第9章、第10章);
-增加了產品衛生要求中理化指標(見6.2);將毒理學試驗項目和毒理學指標要求(見2002年版的附錄A)從附錄調整到正文(見6.3);
-更改了衛生栓(內置棉條)、劑及劑的微生物學指標(見6.4,2002年版的4.3);
-增加了相關產品理化指標的檢測方法(見7.2);
-增加了空氣采樣器法(見附錄A);
-更改了“產品微生物檢測方法”中真菌檢測方法(見附錄B 中B.7、B.8,2002年版的B.7、B.8);
-更改了“產品殘留量檢測方法”(見附錄D,2002年版的附錄D);
-更改了“產品殺菌性能、性能與穩定性檢測方法”中樣品采集數量(見附錄E,2002年版
的附錄C);
-增加了部分抗(抑)菌試驗方法(見附錄E,2002年版的附錄C);
-更改了殺菌和作用時間(見附錄E,2002年版的附錄C);
-增加了“產品毒理學試驗方法”中眼刺激試驗樣品處理方法(見附錄F);
-刪除了“培養基與試劑制備”(見2002年版的附錄G)。
一次性物品是指只能使用一次或有限使用次數的物品,通常都是為了方便使用、衛生以及降低成本等目的而設計生產。
以下是常見的一次性物品:
1. 一次性餐具:如紙碗、紙盤、塑料勺子、叉子和刀等。
2. 一次性飲料容器:如紙杯、塑料杯、水瓶和咖啡杯等。
3. 一次性衛生用品:如紙巾、衛生巾、紙尿褲和濕巾等。
4. 一次性用品:如手套、口罩、消毒布和注射器等。
5. 一次性文具用品:如筆、圓珠筆、鉛筆、橡皮擦和削筆機等。
6. 其他一次性物品:如保鮮袋、清潔布、拖把、紙箱、收納盒和垃圾袋等。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一次性物品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如塑料餐具和杯子等難以分解的產品,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環保意識和使用可重復利用產品的行為方式是我們應該提倡的。
以下內容轉自“食品接觸材料科學”公眾號,原標題《造紙化學品中氯.丙.醇的測試方法團標發布》,此公眾由我們總部FCM實驗室運營。
近日,由IQTC提出并推動立項的團體標準 T/CNFIA 206-2024 《造紙化學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已經由食品工業協會正式發布。標準已于2024年7月14日起正式實施。標準文本歡迎索閱。
立項背景
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對食品接觸用紙制品中氯.丙.醇的水提取量設定了嚴格的要求,現有研究顯示造紙化學品可能是其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控制其含量成為生產企業亟需解決的重要任務。
由IQTC牽頭起草的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中對食品接觸用紙制品中氯.丙.醇的水提取量給出了嚴格的要求,而已有的研究表明,造紙化學品可能是紙制品中氯.丙.醇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管控造紙化學品中氯.丙.醇的含量成為食品接觸用紙的生產企業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
造紙階段用到的大量化學品中,可能會有部分化學品中含有來自于氯.丙.醇的氯.丙.醇殘留,隨著生產鏈的傳遞和食品接觸用紙制品向所接觸的食品發生遷移,氯.丙.醇可能終會隨食品進入,影響消費者健康安全。
但我國對于造紙化學品中的氯.丙.醇尚缺乏相關檢測方法標準,這給造紙企業及上游化學品生產企業管控造紙化學品中的氯.丙.醇帶來困難。為彌補標準領域的這一不足,IQTC于2023年6月向食品工業協會提出了團體標準立項申請,并于2023年7月獲得正式立項,總共有12家單位共同參與了為期一年的起草。
參編單位包括:濟寧南天農科化工有限公司、四川洋淼環??萍加邢薰尽⒄憬瓊骰A洋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杭化哈利瑪化工有限公司、廣東良仕工業材料有限公司、珠海紅塔仁恒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奧賽新材料有限公司、愛森(中.國)絮凝劑有限公司、索理思(上海)化工有限公司、廣州海關技術中心、保世高(廣州)貿易有限公司、食品工業協會食品接觸材料。
標準主要內容
標準適用于檢測造紙化學品中游離態氯.丙.醇的含量,涵蓋濕強劑、粘缸劑、防油劑等多種化學品。通過直接稀釋-氣相色譜-質譜法和衍生化反應-氣相色譜-質譜法兩種方法,分別適用于不同含量級別的化學品,為造紙企業和上游化學品生產企業提供了科學的檢測和管控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造紙化學品中游離態氯.丙.醇含量的檢測,包括但不限于濕強劑、粘缸劑、防油劑、消泡劑、涂布抗水劑、表面施膠劑、模塑防水劑、改性淀粉、改性松香、改性纖維素、改性樹脂等。
標準采用兩種方法對氯.丙.醇進行檢測:
【方法一】直接稀釋-氣相色譜-質譜法
無需使用昂貴的同位素試劑進行衍生化反應,測試成本低廉、操作簡便,適用于氯.丙.醇含量在ppm數量級的造紙化學品。
▲參考色譜圖【方法一】
【方法二】衍生化反應-氣相色譜-質譜法
通過衍生化反應提高檢測靈敏度,檢出限可低至0.01 mg/kg。
▲參考色譜圖【方法二】
意義和影響
本標準的制定為造紙化學品生產企業做好產品中氯.丙.醇的管控、以及造紙企業做好原材料中氯.丙.醇的管控提供了科學的檢測方法。這也將為下游紙制品企業生產的食品接觸用紙和紙制品做好氯.丙.醇的合規提供重要的解決思路。
IQTC期待與各方開展更多高水平合作,為行業和相關部門提供更多高水平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
以上內容轉自“食品接觸材料科學”公眾號,原標題《造紙化學品中氯.丙.醇的測試方法團標發布》,此公眾由我們總部FCM實驗室運營。
我們總部FCM實驗室可以做團體標準 T/CNFIA 206-2024氯.丙.醇含量的測試,有需求的企業,可以與我們聯系。
聯系人:鄒工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