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業需要開展稅務審計?
主要包括: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企業被舉報賬目,遇到稅務稽查等突發情況;三年內有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的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即自然人資企業或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行分期付款未完全繳齊的公司;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長期欠債或做虧損的企業;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什么是審計報告?
公司做審計是為企業進行審查監管的重要步驟,是外部對企業的監管。
公司在運營的時候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的監督,是市場和受眾,另外則是管理者也就是部門。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需要向以上兩個群體提交關于運營和財務的證明性的文件,審計報告就是一個受信賴的文件了。大陸企業一般叫做審計,是對公司會計賬目進行數位上的核準查明。當稅局部門根據審計報告終的利潤情況進行評稅時,會著重參考“保留意見”、“不發表意見”、“否定意見”的內容。
什么是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亦稱"稅收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對企事業單位和納稅人應繳稅款依法進行的審核、稽查。是根據審計的不同目的需求,依據稅務法律、法例、法規,以及相關的準則、規范、慣例,結合商業的常規、操作程序,對經濟活動的業務軌跡、依據、文件、資料和信息進行審核、分析和判斷,必要時的實物查證,從而形成的審計意見,并出具具有法律效果的鑒證報告,提供予相關方面作為稅務鑒定的依據和參考。
稅務部門的職責應是,通過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稅收法規,為國家積累建設資金,促進商品生產的發展和經營者加強經濟核算改善經營管理,維護財經紀律,促進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協調發展。但是,在貫徹執行政策和稅收法規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來自各方面不正之風的干擾。
只有通過加強監督和有效的制約,才能促使稅務機關和納稅人認真執法和遵章納稅。所以說,稅收審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審計機關進行審計監督是《憲法》賦予它的任務,它的監督活動,具有立性、性和客觀公正性。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稅收在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與之相適應的稅制在不斷完善,稅收法規在不斷增加。這種客觀形勢,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政策通、業務精的稅務干伍。
稅務審計不僅能夠對監督部門不便監督和不易監督的問題進行監督,而且還能夠對監督部門進行再監督,從而促進和推動監督部門的職能強化和改善。由于審計機關本身的業務要求,在它執行監督職能時,對其監督對象的經濟活動,能夠作出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能夠不偏不倚地確定或解除當事人的責任。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拜金思想在滋長,從而使社會上出現許多不良風氣。這種不良風氣,表現在部門工作方面,就是存在的行業不正之風,糾正行業不正之風,除了行業內部要加強制度建設、紀律建設和法制建設之外,還加強監督部門的再監督,增強制約機制。審計監督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稅收審計,可以發現相關問題。同時也制約他們在業務活動中按職業道德規范運行,提高職業道德觀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所以說,從端正行業風氣來看,實行稅收審計也是不可缺少的。
并不是每個企業都需要做稅審的,通常是收入較高達到稅務規定的金額或者虧損達到1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需要稅審。不過主要還是要看稅務局的要求。 所得稅匯算清繳是每個企業都做的,稅務局要求在每年5月31日前做完。
每年上半年,很多公司的財務部門會迎來一批客人。他們經常加班熬夜,向企業財務人員要很多的資料,詢問很多的問題,出具一份報告,收取一筆報酬,然后再匆匆地趕往下一家。這些人,通常自黑為 “審計狗”,他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審計”。但同時,也有一些公司,好像從來就不需要審計,完全不需要與審計師打交道。
白云涉外稅務審計
更新時間: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