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稅務審計 |
面向地區 |
并不是每個企業都需要做稅審的,通常是收入較高達到稅務規定的金額或者虧損達到1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需要稅審。不過主要還是要看稅務局的要求。 所得稅匯算清繳是每個企業都做的,稅務局要求在每年5月31日前做完。
每年上半年,很多公司的財務部門會迎來一批客人。他們經常加班熬夜,向企業財務人員要很多的資料,詢問很多的問題,出具一份報告,收取一筆報酬,然后再匆匆地趕往下一家。這些人,通常自黑為 “審計狗”,他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審計”。但同時,也有一些公司,好像從來就不需要審計,完全不需要與審計師打交道。
如果企業正面臨此類問題,我們可以對企業以往的稅務賬項處理情況進行全面的合法性審計,查錯防漏,并提出補救方案,避免客戶被處以稅務處罰或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
稅務審計不僅僅局限于稅務部門自身的征管會計資料的審計,還要對納稅單位進行延伸審計。如何選擇稅務延伸審計對象,是做好稅務審計工作的關鍵。
國家稅收是國家以法律規定的標準,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它介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稅收審計不僅直接涉及地方、財政稅務部門,而且必然還會涉及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以及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收審計具有性。
主要查明稅務機關稅收計劃任務是否完成,完成的稅額是否真實,有無征過頭稅的情況,有無為了完成當年稅收計劃,而把應在本年征收的稅款推遲到下年征收入庫情況。征收解繳是否及時,該收的稅款是否及時、足額征收入庫。有無該收未收,或壓票不繳的情況;有無隱瞞截留、挪用、貪污稅款等行為。本章就稅收減免審計、稅收計劃執行情況及稅收報表審計、稅收退庫審計和稅收征收管理審計等主要內容分別介紹。
為了如實反映征稅和納稅情況,征稅和納稅單位均應設有各種憑證、賬簿和報表。開展稅務審計時,應采用審閱、核對、詳查或抽查等方法,對會計資料進行審查。借以查明征稅或納稅活動是否真實、合法、合理,以及存在的具體問題,對已查實的問題應及時取證。并對已取得的證據,進行鑒證和綜合,使之逐步形成證據體系。只有取得了充分有效的證據,才能查明和證實問題。因此,正確運用審計檢查方法,是在稅務審計中查明和證實問題的必要手段。
最近來訪記錄